《犁》
更新時間:2024-08-30 關注:713
(315消費文化網 ?文藝頻道)又到了清明,到了犁田播種的季節。有些日常農具,在早十多年前,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。然而,一不留神之間,卻漸漸遠離了人們的視野。如今偶爾看到,特別親切,常常讓人油然而生,懷舊之感,就比如說,犁。
一天,見一個老農正在把犁打爛,犁上的木質材料也沒地方燒了,只留下銹跡斑斑的鐵,等著收廢品的叫買聲。
老農敲一會,又停了下來,撫摸著犁耙。想當年,這可是大半輩子形影不離的伴啊。看那木頭還漆著桐油,可見當年是多么的愛惜。如今閑置在那,丟在居民點的墻邊有些時日了。差點被搞環衛的拿走,不如敲爛還賣幾個錢哩。看著這一幕,我心里震顫了一下,似乎老農是在抽毀著我的骨胳。
犁,一個大彎弓形,兩頭伸長。上頭平伸,朝著人的懷里,下頭離地一尺高,朝著前方。腳底下是一塊尖尖的三角形鐵,傾斜著像一只蝙蝠,又像一片斜插藍天的飛機羽翼。把犁扶起,就是一個農民的縮影。從懷中握著希望,赤裸的腳板緊扎著土地,艱難地平伸著長長的脖子,看著前方,向老天要生活,向土地要生活,向著人間苦海無邊的日夜,不卑不亢。
犁,可以說是最古老的傳家寶了,也是華夏農耕文化的縮影。從商朝開始,就與我們的先人的生活,息息相連。到了春秋時代,用牛耕田,漸漸成了主要的耕作方式。一直到上個世紀,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。所以說,看到犁,就如同看到自己的祖祖輩輩,看到幾千年來,華夏炎黃先祖農耕文化的足跡。牛拉著犁,一步一步艱難地往前邁行。人扶著犁跟在后面,指揮著牛一圈一圈。牛滿身的泥,人滿身的泥,牛氣喘吁吁,人氣喘吁吁,都同命相憐,同走在一個烈日下,臉朝黃土背朝天。"一簑煙雨任平生"。"也無風雨也無睛”。
這情境太熟息了,熟息到滲透了我的血液。有的人很鄙夷我懷舊一一犁,說這是什么時代了。可無論是誰,無論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鉆進了,水泥森林里生活,但上溯三代或者再上溯三代,就可以找到自己先人耕田的身影,在家譜里嗅到這汗漬漬的,泥巴巴的犁。因為我們整個中華民族,就是一個農耕民族呀。
犁,犁的是荒蕪,耕的是土地。當我把想象穿越到時空,想象著史前洪荒的原始社會,到處是邁山遍野的原始草地,森林.....一直到了春秋戰國,有了鐵犁,后至漢代發展成耕犁,再至隋唐成型為曲轅犁沿用至今。腳下的土地,經一代一代的前人開懇,整理,才有了一塊塊肥得流油的土,再用田埂圈起,圈成一個漢字"田"來。先人就是用這犁,在田里一犁一犁,一尺一尺翻來覆去,年復年,日復日,用汗水浸泡了腳下每一寸土地,使之松軟,使之擴大而成沃土千里,才有隨沃土而居的華夏民族。
你看,犁的作用多大,犁與華夏幾千年文明息息相關。牛耕文化,貫穿了整個華夏民族的發展史和文明史。
每年清明,都有絡繹不絕的海內外華人,祭拜炎陵黃陵,就是懷著追本溯源,緬懷前人。為了追尋先人的足跡,我們總是從浩瀚的史書,家譜,碑文中去尋找蛛絲馬跡。然而現實生活中,實實在在的物件,鐫刻了先人的智慧,勤勞,艱辛。像一本史書承載了多少歷史,像一面銅鏡映照多少古今面孔,像一座祖先古塚,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,一直靜靜地伴著,我們祖祖輩輩的生活。
如今,時代變化了,還沒來得及思索,就把犁淘汰出了歷史的舞臺。因工業化的發展,城鎮化的不斷擴大,長年累月的開發征收,耕種的面積越來越小,有的區域甚至完全消失了耕地。工業化勢不可擋,逐步取代小農經濟,農村的大部分主要勞動力,已走進了城鎮,走進了廠礦企業。那些零星散落的土地,有的已經荒草萋萋了,有的開始流轉起來,承包到了部分專業作田大戶的手里,形成規模化耕作。全面的機械行將取代,單一的人牛耕作方式。人們也從散居的農家小院,一下全擠進了一棟棟居民點。沒了土地,犁,失去了自身的價值,失去了與農民的聯系,農民也終因不再扶犁稼穡,喪失了一個農民的定義,變成了一個特殊名稱一一"農民工"。如今居民點連放雜物的矮房都沒了,犁漸行漸遠了時代,漸行漸遠了人們的視線,甚至連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找不到。沒了自身的價值,曾經相依為命了半輩子的老農,也只得把犁遺棄。
犁,是一個多么沉重的歷史符號啊,隨便去摸一下,就能摸到祖輩的汗水,摸到幾千年的中華文明與歷史。
犁啊,發明它的是農民,與它相依為命的是農民,愛它如寶的是農民,最終棄它毀它的,還是農民。
作者:盧小夫,湖南平江人,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、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、315消費文化網文化頻道副編。作品以散文,詩,小說散見網絡平臺與紙媒。
?
-
·陳才生 | “老樹新花,故紙新畫”——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-08-27
-
·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-08-30
-
·【視界晨報】“尋福記”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-08-25
-
·陳寶璐|于最美的秋天里,收獲歲月的深情(美文)2024-08-25
-
·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-08-22
-
·【實力派作家】屈光道|谷雨云詩六首2024-08-22
-
·河南安陽: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“中醫科普大講堂”活動2024-08-21
-
·【視界晨報】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-08-20
-
·【視界晨報】李士文|詩詞三首2024-08-20
-
·【視界晨報】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-08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