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娱乐国产在线观看_四虎影院在线免费观看视频_国产xxx在线观看_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国产_国产真实愉拍系列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

歡迎訪問315消費文化網-中大視界文化傳媒產業(北京)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?
歡迎訪問315消費文化網官方網站!?
當前位置:首頁 > 特別推薦

盧小夫 | 在水一方

更新時間:2020-11-04 關注:145

這個金秋十月,《南國文學》在長江邊上地重慶渝中區舉辦了全國酈道元山水文學獎頒獎盛典及《南國文學》成立二周年座談會。活動期

這個金秋十月,《南國文學》在長江邊上地重慶渝中區舉辦了全國酈道元山水文學獎頒獎盛典及《南國文學》成立二周年座談會。活動期間,我們穿梭在嘉陵江與長江的邊上,游覽了重慶大部分的景點。當我站在朝天門碼頭面對煙波浩渺的長江,我的心是激越奔騰的——幾十年來,我還是第一次真真切切走在長江岸上。一個想法油然誕生,我要橫渡長江!

這幾天的行程,從重慶到宜昌、到屈原故里,從歷史到山水,從近代到古代,沿途歷史人物紛紜、山水風光無限。游的地方實在太多,上下幾千年,我一古腦打包裝進了腦海。回到家后,我開始整理記憶,想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。但我真不知道該從哪兒寫起?更不知以何為主題?由繁就簡,在腦子里素描一番:沿路風光,盡在長江兩岸;歷史人物,趁浪逐波際會,都在水一方。

歡聚重慶

“重慶”二字,在宋朝以前的古籍里是沒有這個提法的。但講起巴、渝,那可是兩個炫目的字眼。它閃爍在中華幾千年浩瀚的歷史里,貫穿凡所讀過的古籍自漢至民國,特別是《三國演義》無處不有其刀光劍影。沒有“重慶”,《三國演義》真的難以翻篇。

諸葛亮隆中獻策曰:益州險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業。這一句話,便奠定了蜀漢江山。劉備、諸葛亮經由江州平定了益州。如果劉備不占領益州,可以說當時的天下就沒有劉備的份了。蜀漢共有22郡、僅益州一州。而重慶,又正是益州之重鎮,古稱巴渝。如果劉備占領益州,卻不占領重慶的話,同樣不可想象。沒了三峽天塹之險,又何來防守東吳的孫權?更勿論去管理到貴州。蜀漢有了重慶這個大后方,退有三峽可守,進可順江而下,伸手荊州,與孫權叫板。

諸葛亮在南陽對劉備提出“隆中對”戰略早就說得明明白白:“若跨有荊、益,則霸業可成”——試想當時的荊州面積又有多大:含湖南、湖北大部分,河南南部,廣西東北部、貴州一小部分,都是魚米之鄉。這也正是劉備借荊州有借不還,后來魯肅代表孫權來討荊州,而一代亂世英雄劉備一個大男人情愿哭喪著臉也不想還荊州的原故。然而,自關羽丟了荊州,蜀漢便開始變弱,他只能苦守四川盆地。往東、往南、往北都邁不開步子,往西,一徑到西藏又是人煙渺無、高寒缺氧的地帶。一個農業國沒了農業經濟作支撐,沒有人口擴兵買馬,國家自然要出現危機。這就是《出師表》里諸葛亮所說的“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”!到晚年,諸葛亮六出祁山,是不得已而為之吧。明知蜀漢大勢已去,也要硬著頭皮來與曹操爭一爭高低,無非就是想從漢中打開一個口子而圖關中,這是他人生最后的一條“北伐戰略”。總而言之,蜀漢東征也好,西征也罷,都因有重慶這張王牌在手,才保證了它幾十年的政權延續。

重慶最主要的優勢,就是因有嘉陵江連著長江,有三峽之險隘。你看那朝天門,氣勢恢宏,如鎮城之器,屹立于兩江交匯之處,江水一瀉千里而入大海。怪不得民國政府于危難之時也選擇此地作為陪都。民國在這里經營多年,又演繹了多少的歷史,給重慶留下的多是悲愴的記憶。如今人去樓空,只有歷史的痕跡留著給我們這些后來者,邊游邊沉思。血淚斑斑,仍可觸摸到崢嶸歲月的傷痕累累。

我們游覽了磁器口、三峽博物館、紅巖博物館、渣滓洞、白公館、周公館、桂園、宋慶齡故居等處,除了磁器口和三峽博物館沒有政治的身影,每一處都迷漫了硝煙和血腥,讓人看了就心痛。我不想去觸碰那歷史的塵埃,還是寫寫磁器口古鎮吧。

磁器口,人山人海。我們買了門票便擠進人群,幾十號人如同一抔泥沙丟進大海,瞬間就稀釋了,誰也找不到了誰。只看到一個個的人頭在四周晃動,我趕忙記下出口的標志,真有些擔心自己一個大活人走丟在這他鄉巷陌。一聲聲的吆喝叫賣聲,什么“只準買五個”,我停下來打量一番,原來是現做現賣的一種燒餅,十元一個。只因重慶壯泓企業公司陳銳董事長的招待太過客氣,火鍋魚太好吃了,肚子還飽飽地撐著,不然我真要去買六個餅,看他賣不賣給我。

重慶磁器口古鎮位于市區內,交通方便。鎮依嘉陵江而建。從嘉陵江往來的船只都在此停靠。在明朝時期,這兒就已形成了水陸交匯的商業碼頭。江上船只穿梭,鎮內商賈云集,鱗次櫛比。據說此鎮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間,因山上有白色巨石崖壁,便取名白崖場。明前七子之一的王廷相曾著有《發白崖》詩作傳世。還有傳說,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曾隱修于鎮上的寶輪寺,故鎮又名龍隱鎮。清朝初年,因鎮上盛產及轉運瓷器,便以瓷(磁)器口而揚名天下。

磁器口,是地地道道的老重慶縮影,也是中國許許多多消失了的古鎮的縮影。

“白日里千人拱手,入夜來萬盞明燈”就是形容磁器口曾經商賈云集的熱鬧與繁華。如今古人遠逝,街面青石依舊。街頭巷尾,人山人海。商業氣息無比濃厚,特別是滿大街擺著的陳麻花,都是排著長隊買麻花的人。一個地方的商業繁榮能維持千年不衰,從風水角度而言,這應是一塊氣脈超強的風水寶地。

我和若蘭老師、夏桐柏老師碰著了面。若蘭是本地人,有熟人作伴,我便膽子也大了起來,這個巷子鉆鉆,那個岔口看看。真是巷深酒亦香,一條條的小巷里古色古香、五花八門的休閑行業層出不窮——有棋牌室、有品茗的茶摟、有說書的、有掏耳朵的、有畫像的……處處讓人流連忘返。人到了這種充滿生活情趣的地方,心態自然飄逸安然,似乎瞬間年輕了許多。我見到寫著“老地方”三個字的茶樓,便隨意找來一把竹椅坐下,他們幫我拍了好幾張輕松愉悅的喝茶照片。到說書的地方,我仍然興致勃勃,又照了一張摸著說書人的茶杯的照片。我徜徉于大街小巷,總感覺這店、這街、這境似曾相識,仔細回味,可能是影視、小說里見多了吧。

老重慶早已深深烙進了我的腦海。

我和夏桐柏老師來到一塊抗戰烈士紀念碑前。一塊碑雕刻著一名國軍將士橫臥的尸體。夏老師不講解,我還真不知道這兒也有故事可講——夏老師說,之前這碑前放著大漢奸汪精衛夫婦的跪像。據說有一年,汪精衛的兒子來到這里參觀,見著父母跪著,心里十分傷心,發誓再也不回來了。后來地方政府把那兩尊石像埋進了石碑前的地下。我細看碑記,確實有過石像,心里也徒添許多感慨:一個人為人處世,不論做什么事情得講究原則底線,不但要對自己負責,還要對祖先、后人負責,可為與不可為。特別是在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,一定要站穩立場。

重慶是一座山城。有句形容重慶的話“沒有一條街是平的,沒有一個路口是齊的”,確實如此。山青水秀,道路崎嶇。重慶好友許江對我說,他們重慶有三美:美食、美景、美女。空清氣新,山青水秀,滋養美女那是肯定的。至于美食、美景我也感同身受。特別是重慶的火鍋魚做法,不論是網紅店,還是普通店都做得非常的好吃。美景就更不用說了,兩江環城,所有建筑就地取勢而建,坡多、彎多、梯多。上白公館,徑幽林密,溪水潺潺,原色原質的石階一級一級,像螺絲結頂般向著霧靄茫茫的山峰卷去。我攀爬一會便停下來欣賞一番,一步三回頭。

只可惜了,這么好的地方卻也沾滿血腥——此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。1939年,戴笠在歌樂山下選址時看中,便用重金將它買下,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獄。李白的《悲歌行》詩里有兩句“劍是一夫用,書能知姓名”。寶劍佩于英雄,文章出自雅士。這么好的一塊地方,怎么生不逢時呢?寶劍握在屠夫之手便成屠刀,文章與庸人作和等于對牛彈琴,“止增笑耳”。好好的“白公館”卻成了人間煉獄!被害者,受一時之痛苦;害人者,留千古之惡名。嗨,還是不去提罷,一提起殺人奪命的事,我就有些心憤難平。

總之,重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南國紅豆詩刊有一作者寫過這么一首詩:城市很大/有的人走著走著就丟了/城市又很小/連一個人的回憶都盛不下。天下之城,莫過如此。大同小異,都是水泥鋼筋造起的高樓和為生活忙忙碌碌的人流車流。但到了重慶,特別的歷史、特別的路口、特別的街道、特別的火鍋、特別的熱情,此行讓我會終生難忘。

閑步長壽

從朝天門出發,第一站便是長壽古鎮。后又經墊江、梁平抵達“詩城”奉節。

長壽鎮,這個名字于我十分熟悉。因為在我的家鄉平江也有一個叫“長壽鎮”的地方。一個地方以“長壽”命名,一定是那兒出過高壽之人,或者有其歷史故事和傳說。比如我家鄉那個長壽鎮就有一個傳說故事。宋末元初,有一位翁姓老人在80歲時遇到了一位游方道士,道士給了他一個錦囊,告知一百年后會有一位貴人來拆看。在老人180歲壽誕,劉伯溫剛好路過此地。老人便將錦囊取出。劉伯溫拆開一看,原來是一偈:“壽高三甲子,眼觀九代孫。若問送終子,浙江劉伯溫。”老人聞言,哈哈大笑而逝。劉伯溫便將此地取名為長壽。當然,一個人的壽命有著特別之長,與當地的生態環境、遺傳基因、以及自身的生活方式、處世為人都有分不開的因素。

我們仨人在長壽鎮轉了一大圈。一眼望去,此鎮是才新造的一個旅游景點。整個鎮以三條街道為主軸線。主街路面寬闊、干凈、整潔。沿著主道走到盡頭便可見到一個寬闊的大坪,坪中矗立兩座高塔,左邊名叫“乾壽塔”,豎寫“撞福鐘”;右邊一塔名“坤壽塔”,豎寫“擊壽鼓”三個大字。因為沒有向導的介紹,我也弄不清楚兩個塔的來歷。塔門緊閉,更見不到塔上的鼓和鐘。但望文思義,乾為天,坤為地,男左女右,應象征男女添福添壽吧。獨立空曠的大坪,雖未曾聽到晨鐘暮鼓的撞擊聲,但我見著“鼓”與“鐘”二字,油然念起了“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涕下”。今天,是因文學之緣,我來到了這異地他鄉游山玩水。但后天、大后天呢?我還得回家啊——那是柴米油鹽的問責,那是一日三餐的思考。文學,我從十二三歲就愛上了它,這可算得上早吧。四大名著、唐詩宋詞、甚至連八卦易經,我都曾有過涉獵,怎么年少篤信的那句“書中自有黃金屋”卻遲遲不與我一線生機?幾十年來,養我給我愛我的都不是來自書中。人生真的很古怪——心想念想的,卻永遠可望而不可及;不要不要的卻成了半輩子的生活主題……“憂從中來,不可斷絕。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”——我回頭一想,英雄蓋世的曹操也有憂傷呵,瞬間也便釋然了,跟隨大家又移步他處。

長壽鎮的主街道正中有一衙門景點。門前置放一頂固定的木轎馬車,牽馬人栩栩如生,像正要牽著衙門老爺的轎車準備出發。由此可見,這個鎮曾是一個縣市級以上的城池。陸悅幫我拍了一張照片,我還特意模仿了一回官老爺坐轎的模樣。我非圣賢,一凡夫俗子罷,潛意識里也應有著添福添壽、當官發財、出門威風八面的愿望吧。

另一條是我們去吃飯的街道,以餐飲娛樂為主。街道的一頭有一個城隍廟。這更映證了此地曾經是一個有行政機構的城市。因為古代的城隍廟,象征著一個城市的保護神,特別是在明朝,城隍廟的地位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,坐在里面的神全都為王——原因出自明太祖朱元璋是出生在土地廟里。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就是這個理吧。一條清澈的溪流把街道一分為二,兩排從頭望不到尾的整齊的門面共一個設計,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。溪水清澈見底,溪中均勻建造了許多程梯式的水泥條墩,少水的時候,可以踩著水泥墩從這邊走到對面的門店。溪流兩岸植滿楊柳樹,柳條隨風搖擺,讓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。街道上的行人極其稀少,許多裝修一新的門面里,門可羅雀,一看便知這兒并沒有達到預期的開發效果。家家的門店都沒有什么生意可做。但若在此地安居樂業,又確實是個宜室宜居的好去處。

“信風催過客,早發梅花橋。”我們畢竟只是路此而過,只能拍下幾張照片以作紀念而已。另一條街的盡頭建了一個大型的仿古時的唱戲臺。臺上有幾位年輕人正在載歌載舞,現代的歌舞飄蕩在古色古香的臺子上,顯得有些不倫不類。我們站了一會兒便轉身走了。

寶塔、衙門、城隍廟、戲臺等等這些都體現了這兒在古時有過繁華和熱鬧。但畢竟這都是昔日的輝煌。人生落幕,繁華不再。一個地方又何曾不是如此?造幾件老的舊建筑,象征性重于現實意義,就如同舊壇裝新酒,怎么喝,也喝不出陳釀的味道,如歌詞所說,拿著一張舊船票,能否登上你的客船?

一切的一切,就當一首抽象詩去讀吧,我們可以無限地去想象。也許再過幾十年、幾百年之后,新鎮好,古鎮罷,會在歲月的風雨中模糊,會被時光串起。到那時,時光與歷史只是一個概念。現在新的創造,就是將來舊的歷史。時光荏苒,就成了生于斯長于斯的人一代又一代留給子孫后代的文化遺產。

晚游白帝城

讀古籍多了,久而久之,華夏許多的地名耳熟能詳。我華夏地域何其廣闊!一個個的地名,要么從歷史里踏著戰馬嘶鳴而來,要么從詩詞里輕吟而出,波濤洶涌著,常常澎湃我拜謁的欲望。一首詩一旦記住,就是一份不了情,是一幅涂在心尖上的山水——朝辭白帝彩云間/千里江陵一日還/兩岸猿聲啼不住/輕舟已過萬重山。白帝城從年幼烙進我的腦海,我曾賦予了她多少的想象。今天,為了這份久遠的思念,我也來了。

到達白帝城山腳下,已近黃昏。我們這次相邀同游,大家不約而同、心向往之的地方就是這白帝城——這是詩人和歷史交集的地方。為了趕時間上山,二百個臺階,中途誰也沒有停下來息一會,直到爬上山頂,見著了“白帝城”三個大字,才坐下來各自喘著粗氣。白帝城四面環水,孤懸在長江之中,從用武的角度而言,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。

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《水經注》中記載:“白帝城西有孤石,冬出水二十余丈,夏即沒,秋時方出。諺云:滟滪大如象,瞿唐不可上,滟滪大如馬,瞿唐不可下。蓋舟人以此為水候也。”這次來重慶,正是因酈道元山水征文活動而來,我自然會想到酈道元寫下的這段文字,并且有想要去實地核對的想法。整段描述只有“滟滪”較為生僻,我查了一下,滟滪是指大石頭。瞿唐是指瞿唐峽。要上瞿唐峽,或者要下瞿唐峽,得先去看看白帝城的大石頭露出水面多少,了解了此處的水文,方可以決定過與不過。明朝詩人鐘惺寫過一首詩也是形容這里——“滟滪根孤危,悍流不能去。立石如堵墻,中劈才一縷”,由此足見,這一帶地勢是何其險要!這兒自古就有“險莫若劍閣,雄莫若夔”的美稱。白帝城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。戰國時,楚奪此地而得以西進,西漢公孫述據此地而割據一方。

白帝城原名子陽城,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建城,用以屯兵積糧。白帝城虎踞夔門西口,利用夔門險要的山形水勢營造城池,依山傍水,憑高控深。公孫述有帝王野心,因城中有一井常冒白氣,宛如白龍,他便借此暗令親信在軍中制造輿論,說自己乃真龍轉世。于建武元年(25年)公孫述正式稱帝,自號“白帝”,并改子陽城為“白帝城”,改城池所在的這座山為白帝山。公孫述死后,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,稱白帝廟。

“白帝城內無白帝”,這句話聽起來讓人不解。就是說白帝城內沒有公孫述的像。我們看遍了白帝廟內所有的塑像,如同蜀國升朝開會一般,蜀漢朝廷里的主要文臣武將都位列其中,這白帝城儼然成了蜀漢歷史人物的紀念館。廟里確實沒有白帝城建城第一人公孫述的像。

其實也很好理解。公孫述稱帝畢竟是非法統名義上的稱帝,講來講去只能算作占山為王的那種。而蜀國屬于歷史上公認的三國之一,劉蜀朝廷在此經營達四十多年之久,加上有“劉備托孤”這段重要的歷史,劉備的影響力遠遠蓋去了非名正言順稱帝的公孫述。自唐代以前,白帝廟就增建了祭祀劉備的先主廟和祭祀諸葛亮的諸葛祠。到明正德八年,四川巡撫林浚毀公孫述像,另祭祀江神、土地神和馬援像,改稱“三功祠”。后來到了明嘉靖年間,四川安撫司副使張儉又毀“三功祠”,改塑劉備、諸葛亮像,更名“義正祠”,后又添供關羽、張飛像。從白帝城這段人物塑像的變遷,也可以看出人心的向背——忠孝節義為人之本分。反之,謀反叛逆必遭后人唾棄。

白帝城托孤,這個故事廣為流傳。蜀漢劉備退守白帝城,一病不起。劉備已知去日不遠,便托孤諸葛亮,請求諸葛亮輔佐自己那個“爛泥巴扶不上墻”的阿斗兒子,共同打理蜀漢江山。劉備對諸葛亮托孤,在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里有記載:若嗣子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“亮涕泣曰:”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!“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:”汝與丞相從事,事之如父。“由此可見,劉備雖然鞍馬一生,但臨死之時,對身后的江山仍放心不下,對千秋之業一片惘然。白帝城托孤,從正面理解,可以說成是劉與諸葛之間親密的君臣互信關系,是千百年來君君臣臣的楷模。倘若從另一個方面作深層次去探究,我們可以作出大膽的推測和想象——自古君權與臣權既統一又矛盾,而矛盾的結果只有兩種:臣弒君,奪其皇位;君滅臣,收其兵權。西漢王莽弒君,鑒之不遠,劉備當然深曉。也許劉備在臨死之前把身邊的人也一一研究過一番,他內心是憂慮的,他怕諸葛亮會成王莽第二。

劉備生前因有關、張左膀右臂,牢牢控制著蜀漢的權力。但到了后來,關、張先后去世,自己的身體又已日薄西山,無力回天,怎么不憂心忡忡呢?他是深諳君臣之道的——“忠君”為人臣之首要。

“如何解報恩,禍為受恩始。”這是明朝袁崇煥評漢朝韓信的詩中兩句,意思是說,韓信之所以要死,只因得了劉邦的知遇之恩。詩中又說,“丈夫亦何為,功成身可死。”雖然韓信是枉死,但這一死卻成就了韓信的一世功名。劉備此時又何其不是在給諸葛亮設局呢?他故意先將諸葛亮一軍,讓諸葛亮面對天下之人來一個君子協定——承諾“效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”,承諾做一代明相。

我之所以這樣大膽推測,是有據可查的。劉備從一介平民混到一代風云人物,必有其常人不及的智慧——“煮酒論英雄”那段章節里就可見一二,劉備有藏而不露的才智。曹操問劉備天下誰是英雄,劉備數遍天下風流人物,都被曹操一一否認。操以手指玄德,后自指,曰:“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與操耳!”玄德聞言,吃了一驚,手中所執匙箸,不覺落于地下。時正值天雨將至,雷聲大作。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:“一震之威,乃至于此。”操笑曰:“大丈夫亦畏雷乎?”玄德曰:“圣人言迅雷風烈必變,安得不畏?”……這段描述,足見劉備有多么的會“裝”!他這時是寄人籬下,敢不裝龜孫子么?他若透露半分雄心壯志,面對多疑的梟雄曹操,等來的只會是頭腦落地吧。大丈夫能屈能伸也!

當我站在白帝城最高處遠眺長江之夔門峽,我的胸腔瞬間被一股激流擊中。我變得熱血噴張。夔門峽,于我是熟悉又陌生的。我急忙在口袋里尋找十元的紙幣。很遺憾,如今出門都是掃碼支付,身上連一張十元的鈔票都找不出來。我本想對照十元紙幣上的夔門峽的圖案,真真切切看一回眼前的景致——湛藍湛藍的水波平平整整、安安祥祥地鋪展開來,又無限延伸至煙波浩渺的天際;如同矗立于綠潭深淵的山壁巖石層層疊起、橫空而出;石巖上一條條的豎痕似鬼斧神工刻下的時光皺紋,一半藏在千尋水波里,一半展示于人間,刀刀如刻,條條有痕,這是夔門峽千帆走過的滄海桑田;一片片整齊黛綠的樹林如同彩筆描畫而成,呈一個個橫著的“之”字,自然、均勻、間隔地秀在巖壁之上,遠遠望去,像一條條的青龍規則有序盤亙著、守衛著夔門峽口。巖疊巖、峰疊峰、山連山,層巒疊嶂。一個個的峰巔或昂首、或匍匐,似纖夫拱背彎腰、又似情侶在深情駐目,千姿百態,看像什么就是什么……我張開了心的臂膀:長江啊,古老的長江,我面對你煙波渺渺、千壑萬峰、青山如黛,我有無數的想象:若把你比作情人,此刻的我已心悅誠服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;而你又是我的母親河呀,我像離家多年回鄉的游子“近鄉情更怯”了。

世間有些思慕的情愫明明就在那,一個念頭便可以實現,但就是難以相見,因為我們找不到相逢的理由。其實,我曾多少次穿過長江了——去拉薩,去青海,去內蒙,去山東,去陜西,哪一次不過長江呢?相對于幾千里之遙的地方,過長江猶如才跨出祖屋的門坎、母親的望眼……但每一次穿越,要么是坐在飛機上,要么是高鐵,都是一瞬而過。能親親切切與長江的水來一次久久的駐目,還真的從未有過。長江,千萬年就在那,我卻花了半世的光陰,繞了大半個中國才有這一回覲見。我無數次想象相逢的情境,我們要來一個親親的擁抱。長江,我今天劃入了你的江心,我還是不敢擁抱你。

夜色越來越濃。好友陸悅和馮金林大概和我的心情一樣激動。我們都在各自忙碌著,趁著還有一點點黃昏的余暉,各自打開手機的夜拍功能,一頓狂拍。每到一處景點,總是一步三回頭。當路過不重要的地方,便又疾步如飛。這情境無法形容。就好比記憶里(也許是夢境里)抓魚——一口抽干了水的魚池,只見一條條的魚兒在跳躍。但塘已經開始注水了,我慌了手腳,一頓亂抓,抓多少算多少。下白帝城已經完全天黑了。大家草草吃過晚飯,便正式從后寶塔坪碼頭登船。

橫穿三峽

為了覽盡三峽兩岸的風光,我端來一把竹椅坐在船尾。清新的空氣隨江風一陣一陣撲面而來,沁甜沁甜的,讓人心曠神怡。這時所有的生活瑣事都吹得煙消云散,滿腔是鯤鵬萬里的壯志和指點江山的氣慨。《文心雕龍》里曾提到:“登山則情滿于山,觀海則意溢于海”,今天身臨其境,透徹了此話之意。我哼起了那首老歌“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……”面對如此波瀾壯闊的情景,你豈能不去想英雄之事么?思緒怎可平靜?我的心中早已把自己都塑造成了一位遠征的將軍。

一只大鳥,從江面掠過,眨眼間就隱于群山萬壑。劃開的江水,波光粼粼,滾滾向東而去。游船所經之處,卷起千層浪花,如同翻動的竹牘,翻著歷史的蒼茫,陣陣激越我澎湃的心。這時我想得最多的是三國演義里的鏡頭——我想到了當年吳蜀之戰,諸葛亮立于船頭,羽扇綸巾,躊躇滿志的神情……越想越遠,以江面為影幕,滾動著歷史上的多次長江戰役:吳楚之戰 、吳越之戰 ,秦漢時項羽與劉邦在長江爭霸之戰,南宋王朝偏守江南一隅,而元軍窮追不舍,兩軍在白帝城作殊死攻防爭奪之戰, 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陳友亮在長江兩岸排兵布陣,還有解放戰爭百萬雄師過大江……多少英雄人物叱咤風云而來,多少人喊馬嘶震撼江波遠去。旌旗所至,你殺過來,我殺過去,都是在演義春秋……長江依舊,江山依舊,那戰爭、那人物、那白骨粼粼都付笑談中。

這時,講解員開始在講解。我們隨著講解員手指的方向看去。“大家快看那山峰像什么?”、“那是神侶峰”、“那像不像鯤鵬展翅?”……各姿各態,有的兩個山頭緊挨著,真像兩位情人面對著面,深情款款,在云天之下,作萬年廝守;那綿延起伏的峰巒呈鋪張的姿勢,形狀酷似大鵬展翅,對著江面作擊水翱翔的態勢。江水洶涌奔騰,驚濤拍岸;峰巒峭壁對峙,直沖霄漢。我忽然感嘆:江河之于高山,是人間和天上,游船之于長江,猶如滄海一粟,而我混雜在船上的幾百號人之中,何似螻蟻!正是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臨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!

“到了龍昌峽”、“那是燕子群聚的燕窠洞”、“那是古人懸棺的洞穴”……一處處懸崖峭壁,層巖疊嶂;一個個的洞穴,怪石嶙峋,奇妙幽深。在古代,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下,那種千年懸棺,我真不解是怎么放進半山腰中的巖穴里的?講解員說,懸棺是土家族人的風俗,用一整根方木鑿出相當于一個人大小的范圍,然后把尸體裝進去就是棺材。后人把先人的棺材懸置于懸崖腰中,懸得越高就意味著發達高升,子孫后代的官就會越做越大。

我向峽谷望去,越望越狹窄,越看越湛藍。當船靠近,又豁然開朗,百折千回,煙籠霧鎖。據講解員說,沒有修三峽水庫之前,有的狹道水位很低,甚至可以從這邊走到那邊,如今修了三峽水庫,水位上升了百倍。

船到神龍溪,我們又換乘船只,游覽了兩個多小時后才上到岸上。馮金林沒有去游,就我和陸悅。上岸后看了一會歌舞。岸上擺攤的地方擺著琳瑯滿目的工藝品,陸悅在擺著石頭工藝品的攤位前停留欣賞,看來他甚為喜愛石頭。我們兩次相見,他兩次贈我香煙。我正愁無以回贈,就買下了一塊石頭送與了他。兩個幾十歲的大男人還在玩著小孩互贈禮品的游戲,想來覺得天真好笑,但也足見我倆的交情之深了。去年云南一別,轉眼是一年多,沒想到今天還會同游,但今朝一別,不知再待何年?

夢里到秭歸

到達秭歸,已是晚上九點鐘了,在家睡得早的時候已經入夢。天空開始飛起毛毛細雨。祠門緊閉。我明白,我比所有同游的人都要特殊。我是來自詩人魂去歸兮的地方——汨羅江邊!我是帶著使命而來。我攜來了詩人的口信——秭歸,你可曾安好?詩人的梓桑可曾安好?

大家都在棚子里躲著雨,獨我站在空曠的大坪里,面朝祠門,遐思翩翩……我要讓這雨水流在我的臉龐。這是詩人的淚。這是屈原二千三百年對故鄉的思念,是托我從汨羅江捧來的淚水。

進祠門之前,先要看完一段燈光表演,山門才會自動打開。

音樂響起,祠門下面兩排如噴泉的彩燈隨著激越的音樂,扭擺著幾個閃爍的舞姿。隨后,從山門的屋頂上射來九根強烈的光線,照亮了神州。這應象征噴薄而出的民族之魂吧。大約一分鐘后,整座山門變幻出各種各樣的燈光圖案,配合著《九歌》在行禮吟哦——成禮兮會鼓,傳芭兮代舞。姱女倡兮容與。春蘭兮秋菊,長無絕兮終古……之后,就是陸續登場的云中君、東皇太一、湘君、東君,所有的神仙都用燈光幻出各種圖案代表。演畢,山門大開,我們便拾級而上了。

我一步一思:去故鄉而就遠兮,遵江夏以流亡……羌靈魂之欲歸兮,何須臾而忘返。背夏浦而西思兮,哀故都之日遠。登大墳以遠望兮,聊以舒吾憂心——秭歸,你聽到沒有啊?這是你遠方的游子站在汨羅江邊最高的山頭上遠望他的家鄉。

進路北次兮,日昧昧其將暮。舒憂娛哀兮,限之以大故——秭歸,你聽到了沒有?這是你遠方的游子在臨死之前的哀哀其聲!

多少年。多少次秋風蕭蕭。我也常站在家門口看著一絲絲的雨、一片片的葉飄走,就會陡添許多莫名的悲傷,就會自然而然想得很遠很遠……這雨、這飄無定所的葉最終去了哪里?我來到汨羅江邊。河里的水也是一去不復返。往西。往西……河床越流越淺。按圖索驥,我把一片落葉當心的載體,如同撐一葉竹筏從汨羅江漂起,下洞庭,過岳陽城陵磯,九曲回腸。終站,原是長江。

我又悲傷什么?友情、愛情、理想和事業、家與國、遠方和詩……我的傷懷不就是屈原的傷懷嗎?因為我和他都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,都共了一顆脆弱的詩心。

屈原生于秭歸,沉沙汨羅江。他生前一直游走在汨羅江兩岸。死前,他肯定非常思念他的家鄉。他哀傷的目光無數次追尋汨水流去的方向,無數次望斷天涯,無數次想象過河中的泊葉是否會流到他的家鄉?我曾寫過一首《汨羅江》,其中有這么幾句:有鳥飛過便是秭歸/有竹的山坡那是草堂/誰在這里埋骨就是他后人的梓桑/詩人的故鄉早已汪洋/歷史的河流流進了我的心中。寫詩之前我從沒到過三峽,更不了解屈原故居的具體方位是在秭歸哪里。這次游三峽才了解到屈原的故居早已淹沒在長江三峽里了,真是無心言中,詩人的故鄉早已汪洋。

汨羅江與長江只隔了一個洞庭湖。

這一湖之隔,是詩人寬于八百里的思念;這一隔,是永遠回不去的故鄉;這一隔,是三百六十五天又二千二百外九十九年的思念。

長江,在水一方。

她是我汨羅江的思念,是八百里洞庭的斷腸。

完稿于2020年11月1日

作者簡介

盧小夫,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南國作家學會主席、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副主席、中國現代作家協會秘書長、西散南國文學社社長兼總編、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副秘書長、315消費文化網副主編、第二屆中國實力作家推選活動委員會副主任、第二屆全國酈道元山水征文大賽組委會主任。

13401086968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9I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|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| 手机看av片 |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在线观看 | 国产系列丝袜熟女精品网站 | 看黄色免费的网站 | 一级国产航空美女毛片内谢 | 国产视频二 | 国产传媒在线视频 |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 | 91在线看网站| 熟女人妻AV完整一区二区三区 |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| 天堂av在线一区 |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| 91s视频 | 我想要看毛片 |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| 欧洲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成人 | 伊人国产在线视频 | 成人动漫网站在线 |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| 谍战剧《惊弦》在线观看 |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| 欧美aaaaaaaaa| 天天干夜夜夜夜 | 亚洲久久久 |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| 九九精视频 | 麻豆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|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| 天天天天操 | 三年片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剧 | 性高潮免费视频 |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| 91久久丝袜国产露脸动漫 | 人人爽久久涩噜噜噜小说 |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|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| 亚洲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| 性小视频|